高圣沙龙
陈明键先生到底要干啥?
看看这一段视频,能不能解释明白:
昨天(10月22日)中午12:00,纪录片《犹太教育探秘》在腾讯视频独家上线了。我们在《最强大脑的诞生——一同探秘“三元和合”的犹太教育》这篇文章中已经提及了这一点,同时也提及了老陈“探秘”的几个小小成果。

首先,我们看一看陈明键先生的履历——
199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97和1998年分别创办清华紫光投资顾问公司和北京东方高圣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业界讲师。除此之外,还多次主导国内高增长企业进行多起并购交易。参与过拉法基、中国建材、吉利汽车等国际并购重组项目。
当然,老陈还曾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和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访问学者。
那这么丰富的履历,和“教育”又有几分关系呢?这要追溯到一切的缘起。
陈明键先生
此次系列讲座,被陈明键先生分为了三个模块:犹太教育鸟瞰、创新、教育、宗教的三元和合、以色列成为中国的“科技港”的可能性。
而本期则是系列讲座的第一期,老陈交代了他探秘犹太教育的缘由,并用“上帝视角”俯瞰了整个犹太教育的格局。
在昨天的文章里,我们提到过一个段子,在段子里,这个世界是由五个犹太人规定的——
摩西说世界上一切都是律法的
耶稣说世界一切都是罪恶的
马克思说世界一切都是资本的
弗洛伊德说世界一切都是性的
爱因斯坦说世界一切都是相对的
而实际上,中国之所以掀起“犹太热”,正是因为切实改变了世界的五个犹太人:摩西从律法方面改变,罗斯柴尔德从金融方面改变,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层面改变,马克思从资本方面改变,最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掀起了巨大的波浪。
在前期,中国依靠人口红利和城市化实现了第一波发展。直到今天,我们由人口红利过渡到创新红利,过渡是怎么做到的?这就是老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用以色列的道路对标我们的道路,这也成为了促使他研究这个课题的动力。
受王石之诱,托王石之福,陈明键先生走进耶路撒冷,谁成想王石先生成了耶路撒冷的“候鸟”,按老陈的话说,自己竟成了那里的“留鸟”,新冠期间,独守在scopus山巅,自由自在,却忧国忧民。
在耶路撒冷的一年多时间,陈明键先生漫步在这片土地,走访这座“概念之城”,同时对几十位当地最强大脑、社会名流们进行了访谈与研究。
一朝耶路撒冷,永远耶路撒冷。这片土地是神性精神起源,是宗教意识的形态发源地。这里不生产粮食,只产生圣贤。在这里,陈明键先生探索了西方文明的两条腿——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也看到了它的起源与历史;遇见《创世记22章》亚伯拉罕的燔祭,得知“替罪羊”这一词的由来;也让我们了解了阿拉伯征服者萨拉丁nothing but everything的思想,无价值,也是无限价值。
这座概念之城,铺就了犹太教育的基因。
接下来,老陈带我们鸟瞰犹太教育。这一切要从一个典故开始:
公元70年,拉比Yohanan Ben Zakkai提出教育戒律:6~7岁的孩子必须要送到全日制的宗教学校去读书,如果他的父亲不这么做就没有资格成为一个犹太人。
此后500年里,以教育为标准、为筛子,犹太人从550万人降低到了150万。
安息日的设定更是犹太民族教育的一大推动力,一个在我们看来“什么都做不了”的日子,如何推动?
安息日(the Sabbath)是犹太教主要节日之一,Sabbath一词在希伯来语中意为“休息” 。犹太历每周的第七日,也就是星期六,全世界的犹太人都应谨守安息日为圣日,不许工作。自然,犹太人再难也不放弃教育,更不会放弃安息日的传统。
在犹太人的日历里,太阳落山是一天的开始,而周日才是一周的第一天。休息,是遵从上帝的指示,所以安息日也是犹太民族最神圣的日子。据老陈所观察,安息日前夕,当地人的状态如同第二天即将过年一般,若按照这个思路来看,以色列一年里竟有52个“大年三十” !
接下来便进入精彩的提问环节,有听众问到:犹太人的成就是教育好的结果还是民族集体智商高?自然,陈明键先生认为,教育是根本,它比遗传的效率更高。犹太人对宗教,亦抱着科学求真的态度,既要学习,也要思考,还要留出创新空间。
第二个问题出炉:爸爸在安息日里,在家庭承担的是否是教导角色?陈明键先生回答道:在这个环境下,家长与孩子依然是平等的关系,共同研习、提问、讨论。父母不和老师一样充当决断者的角色,而是参与、讨论的组织者。这样“秩序”乱哄哄的以色列,反而是创新最好的土壤。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沙龙的重点:我们能进口安息日吗?很多人认为,在我们现在的背景下,实施安息日并不实际。但老陈认为,我们可以取其精华,譬如匀出晚餐的时间,或开设家庭小party。和孩子讨论、提出质疑、引出启发。这样的“小安息日”一旦坚持下去,孩子就会被慢慢带动起来。
上一篇
下一篇
高圣沙龙 | 第958期 · 犹太教育探秘